• TOP

14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技术成果汇报 | 菌物药研究中心召开“暖卫滋”猴头菇提取物技术成果汇报研讨会
2021-08-28


       8月26日,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召开“暖卫滋”猴头菇提取物技术成果汇报研讨会,中科优术创新育成转移转化协同中心,中科优术(黑龙江)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主要领导受邀出席研讨会。



       菌物药中心技术负责人赵文文首先就“暖卫滋”猴头菇提取物技术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重点指出,“暖卫滋”猴头菇提取物之所以在消化系统障碍人群身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科研效果,与猴头菇β葡聚糖的核心提取技术密不可分。


       研究人员介绍,猴头菇发挥现代药理作用的核心活性物质是猴头菇多糖中的β葡聚糖,它是由β(1-3)键连接的主链和β(1-6)键连接而成的葡聚糖,被誉为天然、安全的胃黏膜保护剂和修复剂。



       此外,猴头菇β(1-3)D葡聚糖还具有保肝护胃、降血糖、促进溶血素形成、抗白细胞下降、保护神经、增强免疫、抗凝血、抗血栓、抗突变、抗衰老、抗癌、抗氧化、抗阿尔兹海默症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

       但猴头菇β葡聚糖的提取则是一项技术难题。在提取技术方面,众所周知多糖的生物活性跟它的链构象、分子量、支化度、溶解度、黏度及结晶度等等有关,因此要想提取到高纯度的多糖就必须要解决这些技术难题。




     目前使用传统技术做提取存在着有效成分含量不高、纯度不够,生物利用率低的缺点。比如:传统的单纯水提取法只适合于提取水溶性多糖,耗时长且效率低。稀酸提取法只用于提取酸多糖,时间和温度不可控,而且效率低。冷热稀碱提取法容易破坏多糖的空间结构及活性,效率低。有机溶剂提取法杂质含量极高,而且后续纯化非常困难。复合酶提取法使多糖结构易被破坏,不能控制多糖的活性。还有一种是超临界萃取技术,这种方法提取的多糖,活性非常低。


       研究中心在猴头菇β葡聚糖提取技术上采用了半仿生提取技术,这项技术在去除了α葡聚糖同时又解决了β葡聚糖水溶性不好的问题,提取得到的多糖为可溶性β葡聚糖,且多糖的平均分子量2000-200,000道尔顿不等,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2009年该项提取技术就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发明主要解决了2大技术问题:

       1、从猴头菇子实体中提取β葡聚糖的工业化生产问题。现有技术提取通常提取的是总多糖,而本发明的方法提取得到了β葡聚糖,并可应用于工业生产;

       2、解决β葡聚糖的水溶性问题,更利于猴头菇β葡聚糖的吸收利用和产品开发。大分子量的β葡聚糖不溶于水,本发明降低了大分子猴头菇多糖的分子量,提高了猴头菇多糖的收率,增加了水溶性,更利于人体吸收。



       随后,与会人员就这项技术成果展开讨论,研究中心技术负责人表示,在未来针对类药物功能食品的研发中,研究中心将在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继续坚持以技术为核心,促进科研产品在研发上的全面升级和优化。



       最后会议达成一致意见,认为经过10余年的市场验证,菌物药研究中心的猴头菇β葡聚糖提取技术仍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暖卫滋猴头菇提取物相关产品也具有一定的科研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促进胃肠消化、保护修复受损黏膜、修复胃溃疡等改善消化系统疾病的食疗调理作用。



       另外,与会人员建议还应继续扩大科研成果的应用范围,在全国开展科研成果体验官活动,以获取更加详实准确的用户数据反馈,为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提供第一手资料。

© 2016 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站地图   使用条款

对比栏

隐藏

对比|展开|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