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14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聚焦•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喜君接受新区日报记者专访
2020-11-20



   近日,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科优术创新育成转移协同中心主任陈喜君接受哈尔滨新区报记者专访,陈喜君主任分别从技术创新、人才吸纳、科研项目创新等几方面阐述了20年来菌物科研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陈喜君主任表示,未来要以菌物高新技术发展为契机,把更多人才吸纳到哈尔滨新区,让全国农林专家都来为黑龙江经济与科技发展献计献策,把菌物精深加工做深做透,让菌物科研成果为更多人带来健康。



   在哈尔滨新区智谷二街上,有一栋名为“JOHNSON”的小楼。近日,当记者走进这栋神秘的小楼时,惊喜地发现,一楼的会客厅更像是一个科研展厅,展柜上陈列的瓶瓶罐罐里装着木耳、蘑菇等菌类的粉末,别小瞧这些粉末,这都是众生生物创始人陈喜君多年来的科研成果。

   陈喜君并不像是一个企业家,更像是一名专家学者。说起创业历程,便向记者如数家珍般侃侃而谈起来。“时光倒退回8年前,众生就在新区埋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颗种子。黑龙江众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当年落户新区时,周围还是一片荒地,但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为坚持,众生生物这颗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如今以哈尔滨新区为大本营,触角已经延伸到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多个城市。”黑龙江众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喜君十分有信心地对记者说。

创建我省首家菌物研发企业

       2001年,怀揣着对祖国医药发展的美好愿景,刚刚从美国进修回国的陈喜君和其他5名留学归国人员共同创办了众生生物的前身哈尔滨众生北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的陈喜君所学专业是森林保护,所以对菌物的研究更加深入,经过十年的发展后,他决定专攻菌物药领域。2012年,黑龙江众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小楼拔地而起,公司也从最初的6个人逐渐发展壮大到如今的百余人。

       2014~2017年间,经黑龙江省科技厅批准,众生生物先后建立了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黑木耳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家省级科研平台。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从事菌物药系统化科研和产业化开发,为国家在现代中药领域开辟菌物药新学科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菌物药与免疫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科研突破。




抗肿瘤“菌物药”填补国内空白

   在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的环境下,“菌物药”也曾遭到过质疑。在很多人眼里对保健品的印象都是吃不好也吃不坏,而陈喜君对菌物药却信心满满。

   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多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中心自主研发的“黑木耳腺苷(黑木耳素)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菌物多糖及其活性物质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菌物药BRM疗法与菌物提取物免疫调节的药理与研究”等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家一类新药“桦褐孔菌素”在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上更是取得重大进展。

吸纳高校专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

   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和高级工程师为核心、学术水平较高的创新型研发团队,此外还引进了国家食药用菌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孔祥辉博士等行业内高端人才,为构筑国家级菌物药科研平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1910月开始,众生生物又增加了人才智库——中科优术(黑龙江)创新育成转移协同中心。陈喜君介绍说,目前以东北板块为首的人才智库已经吸纳了五六十人的高校专家团队,未来还将在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农林相关专业的高校内,继续广纳专家学者。

从上海引入“95后”运营团队

   在我省面临人才外流的困境之时,陈喜君却把上海一群95后大学毕业生引入众生生物作为新生代运营团队。陈喜君谈起这支平均年龄仅有23岁的运营团队时非常自豪:“我把上海的大学毕业生请到哈尔滨来工作,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特别牛的事情。”在陈喜君看来,支撑一家优秀的企业发展,靠的不是继承,而是传承。

   陈喜君表示,他还要把更多的人才吸纳到哈尔滨新区,让全国的农林专家都来为黑龙江经济与科技发展献计献策,把菌物精深加工做深、做透。未来十年内,要在全国三线以上城市都能遍布众生菌物的科研成果转化店,让菌物科研成果为更多人带来健康。


© 2016 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站地图   使用条款

对比栏

隐藏

对比|展开|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