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14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菌物药BRM抗肿瘤研究专栏 | 香菇多糖辅助用于胃癌的临床实例
2021-11-16


      胃癌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显著的疾病负担,占全球死亡率的第三位。2008年WHO报告: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已在下降,但在中国胃癌发病率仍在上升。我国胃癌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住院胃癌病例中超九成是中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到五分之一。




      胃癌也是所有肿瘤中对营养免疫影响最为严重的肿瘤。这种影响削弱了放化疗的疗效,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降低了骨骼肌质量和功能,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的机会,延长了住院时间,升高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恶化了生活质量,增加了医疗费用。


      因此,在胃癌院内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适当配以菌物药BRM生物反应调节剂的联合应用,可为病人带来一线曙光。




      文献报道,菌物药BRM生物反应调节剂中的香菇多糖,在临床上已被用于胃癌人群的辅助治疗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香菇多糖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胃癌转移的效果较好,治疗后转移癌体积缩小。


香菇多糖

可减少胃癌病人术后化疗不良反应




      据杭州解放军117医院李平等人研究报道,两组胃癌病人,1组(对照组)51例,用5-Fu(5-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治疗;另1组(香菇加化疗药)用香菇多糖与5-Fu、阿霉素、丝裂霉素治疗。不良反应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评价。


      结果:香菇多糖组在血液学毒性,胃、肠道毒性,皮肤与毛发上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较对照组能耐受更长时间的化疗疗程。表明香菇多糖可减少胃癌病人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


香菇多糖

可增加胃癌病人放化疗后NK细胞活性




      据成都中医药大学郭成业等人研究报道:胃癌22例(初治14例、复治8例),男女都有,年龄在35-75岁,均为四期。22例胃癌病人中,食欲不振21例,恶心14例,呕吐3例,低热6例,体重下降9例,便血2例,锁骨上淋巴转移6例,腹积液7例,胸腔积液3例,肝转移4例,腹膜后淋巴转移6例。22例病人中一半用香菇多糖加放、化疗治疗,另一半病人单用放、化疗治疗,化疗时间6周。


      结果:香菇多糖组病人胃癌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为77.7%,对照组病人完全缓解为8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为65%。


      免疫指标测定,胃癌病人服用香菇多糖后,NK细胞(自然杀伤性免疫细胞)活性和T4/T8细胞比值升高。NK细胞活性服香菇多糖前为20.0%,服香菇多糖后上升至28.6%;对照组NK细胞免疫由治疗前的18.1%下降至14.1%。T4/T8细胞比值,服用香菇多糖组病人由治疗前的1.23上升至1.53;对照组T4/T8细胞比值与治疗前没有变化。


香菇多糖

可提高胃癌病人放化疗后红细胞免疫功能




      据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胡建兵等人报道:香菇多糖能提高胃癌化疗病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作者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RBC-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RBC-ICR),检验32例胃癌化疗病人服用香菇多糖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20例不服香菇多糖的胃癌病人作对照。


      结果:32例胃癌病人化疗前RBC-C3b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RBC-IC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病人,在化疗配合服用香菇多糖后,RBC-C3bR较治疗前提高,RBC-ICR较治疗前降低。


香菇多糖

抗肿瘤作用机制及特点




      作用机制:

      香菇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并不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实现的,而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反应来间接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包括增强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LAK等多种免疫相关细胞的作用。


      作用特点:

      香菇多糖能有效预防化学性或病毒性肿瘤的发生,作为免疫辅助药物,香菇多糖与化疗剂联合使用有减毒增效的作用,主要被用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或影响一些关键酶的活性,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延长其寿命。临床上,香菇多糖可治疗胃癌、结肠癌、乳腺癌、肺癌、恶性胸腹腔积液、血液系统肿瘤等。




© 2016 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站地图   使用条款

对比栏

隐藏

对比|展开|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