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订阅号
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性炎症,并在坏死的黏膜上有伪膜形成。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因手术等原因长期卧床,免疫能力低下及继发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呕吐,严重者可出现便血、发热,甚至中毒性巨结肠、腹膜炎、呼吸窘迫等。伪膜性肠炎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病程迁延,病情重者部分死亡。
在临床治疗上,主要以停用抗生素,纠正酸碱紊乱,增加患者抵抗力,给予抗菌药物(万古霉素、甲硝唑、杆菌肽)、全身支持治疗和肠道菌群微生态调整为治疗手段,但存在不良反应多、易复发、耐药性和安全性等问题。
与单纯性消除胃肠疾病的症状不同,中医药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多靶点、多通路地作用于患者,从根本上解除病痛干扰。尤其是药食同源性的菌物药,在治疗胃肠疾病领域,优势显著,代表性菌物药——猴头菇,对于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猴头菇提取物中含有的多糖成分能调节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特异性免疫(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升高白细胞,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等由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改善胃肠黏膜的免疫状态。
另外,猴头菇提取物中所含的腺苷、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天然维生素C,能增加肠道黏膜的血液循环,为细胞再生、组织修复提供全面营养。
在临床研究应用领域,2008年《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在第15卷发表了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做的《联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临床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降温,保护肠道黏膜及口服万古霉素0.25-0.5g,4次/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3.0g,3次/d。疗程为2周。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猴头菇提取物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临床有效率和血象变化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 临床症状缓解比较:猴头菇提取物治疗组腹胀、腹泻症状好转对照组最长为6d,最短为2d,平均为5.8d;治疗组最长为4d,最短为1.5d,平均为3.3d,对照组体温正常时间平均为52.7h,治疗组为38.5h。
◇ 白细胞变化:2周后临床检查发现,猴头菇提取物治疗组白细胞血象明显好转,效果优于对照组。
◇ 肠镜下表现变化:猴头菇提取物治疗组肠镜下表现明显好转,72.2%黏膜恢复正常,16.7%仅见黏膜水肿;对照组44.4%黏膜恢复正常,38.9%黏膜水肿。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临床有效率:猴头菇提取物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44.4%,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友情链接
黑龙江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真菌免疫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尔滨菌物药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菌物保健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